透过现象看本质 - 写在观看WWDC 2016 Keynote之后

前言

今天上午看完WWDC 2016 Keynote录像,望着自己一桌子的苹果设备,喜忧参半。喜的是苹果已经越来越融入寻常百姓的生活,忧的是乔布斯时代的苹果气质已经若即若离。匆忙提笔,有感而发,难免偏颇,定有疏漏,渴求讨论,欢迎指正。谢谢!

无深入,不本质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我都不算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人——工作经验不丰富,社会经验不丰富,感情经验更不丰富。一方面原因,是我毕竟还是too young,在北上广深这样的超级大都市里,29岁也只能算是一个初涉职场的新人。另一方面原因,是有些经验的增长并不由我主观控制,例如感情经验;每天对着电脑超过10小时,也对我的社会经验积累帮助甚微。

但是,我很早就领悟了一个道理:人的成长,是在不断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中发生的。而劳动对成长有多少促进,是由质和量两方面来决定的。劳动的量,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多,我们主观并不能起到太大促进作用,毕竟一天只有24个小时,而且我们还要正常生活;量往往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劳动的质,却几乎完全是由主观意识所决定的,不同的人,在相同的劳动量下产生的劳动质,可能有天壤之别——

  • 有的人花1个月的时间阅读了100篇朋友圈文章,然后将这些 信息 忘得一干二净;有的人花1个月时间看完了一本好书,从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 知识
  • 同样工作3年的IT工程师,有的人已经带领团队深入一线,有的人却还原地踏步难堪重任。

这样的例子就在身边,比比皆是。当质积累到一定地步时,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件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量变引起质变”,说明量的积累也是为质的增长所服务的。也就是说,量、质和本质的关系是:

量 * 主观意识 * N = 质
质 * N' = 本质

基于此,我认为做事与解决问题的核心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尽快分析清楚事物和问题的本质,然后对症下药,从根上寻找解决方案,一针见血,药到病除。因此,我在做事时,总是努力地扩大主观意识参数,从有限的劳动量里汲取尽可能多的“质”,让自己做一件事的收获能够抵得上别人做十件事,达到快速厘清事物本质的目的。之所以要给“快速”加引号,是因为我并不认为自己有多快,而是有些人太慢了 :laughing: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要想从一件事里尽可能多的汲取“质”,“钻得深”是主观意识里最重要的素质;我之所以选择逆向工程这条路,和它给我提供了锻炼“钻得深”能力的机会密不可分。钻得深,就可以看到本质,当你对一件事的本质有了相对透彻的理解之后,再去做它,往往能达到 事半功倍 的效果。拿我熟悉的逆向工程举一个例子:

捕获iOS里传递的各种notifications,根据它们的namesobjects为线索来分析系统,是iOS逆向工程中常用手段之一。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许多iOS逆向工程师的直观想法,是hook掉诸如postNotificationName:object:userInfo:postNotification:postNotificationName:object:userInfo:deliverImmediately:等函数,然后记录它们的参数。

但其实如果我们再深入一步,逆向看看上面3个函数的实现,就会发现它们底层调用的都是_CFXNotificationPost 。这样的话,其实我们只用hook一个_CFXNotificationPost 就可以达到目的了,代码更少了,实现更优雅,何乐而不为呢?我的Notificatcher就是这么做的。

以上的例子,是“钻得深”从而触达本质的一个直观体现。当事情能够办得又快又好时,节省出来的时间和精力可以用来放松一下,休息休息,也可以再去学点其他的东西,于个人的成长都是有益的。

与之相比,浮于表面的人看似每天都在忙碌,其实所做的绝大部分工作都是重复劳动,远未触及本质,成长自然缓慢;有些人甚至抱怨:“我这么努力,老天爷为什么还不垂青于我 :sob:”我想,浅尝辄止,钻的不深,“量 * 主观意识 * N = 质”公式里的主观意识参数过小,就是问题的主要根结。

苹果的本质

作为从2010年就开始接触iOS的用户,我对苹果的感情是深厚的。但近两年来,一年一度的WWDC和秋季发布会变得越来越乏善可陈,我对熬夜收看已经提不起任何兴趣,第二天白天的回看也只是走马观花,在不断的快进中抓住少有的几个亮点,稍作了解。作为乔布斯的接班人,库克的表现越来越无法得到我的认可;虽然苹果的利润再攀新高,但这次WWDC的几个细节却让我印象深刻,思绪良多:

  1. iWatch与AppleWatch,OSX与macOS,表面上看仅是名字的变化,却总有些刻意抹去乔布斯印记的味道在里面。

  2. 对滴滴、支付宝和点评的提及均用“From China”作为点缀,在介绍中听起来十分生硬,显然是苹果为了迎合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而作出的让步。

  3. 参加WWDC的,多是比我更狂热的果粉,他们应该算是最忠实的用户群体了;而他们的认可度,从平静的表情、黯淡的眼神和零星的掌声就可见一斑。

  4. 大多数的新功能都只能算是“tweak”,即小的改进,几乎没有出现App级别的升级,更别说system级别的更迭了;下图这种功能也值得在WWDC上专门说一下?Are you kidding me?说好的高逼格呢?

  5. 下图这个哥们几乎全程眼睛都没抬起来过,我猜他是一直在看提词器。照着稿子念,怎么会有激情呢?台上都照本宣科,台下会全神贯注吗?

我认为以上几个现象,本质是销售人员(库克)主导公司发展和产品人员(乔布斯)主导公司发展的区别所导致的,而这也正是为什么苹果的利润上升,产品却趋于平凡的最直接原因;乔布斯时代的苹果文化,正在被蚕食。这一切,其实在30年前已经发生过一次了——

1985年,约翰·斯卡利(John Sculley)踢掉乔布斯,成为苹果的CEO;在吃了几年老本,经历了一段“看起来很美”的时期之后,苹果颓势尽显,开始走下坡路,直到濒临破产,董事会不得已邀请乔布斯回归。

乔布斯在《遗失的访谈》里,毫不避讳地指出了施乐公司垮掉的原因,而30年后的苹果,在缺少乔布斯的情况下,已经隐约中了好几枪 :cold_sweat:(请点击放大):

我们是否可以由此得出,苹果已经从本质上发生了变化?从内而外的转变需要一些时间,所以从外表来看,这还是一个只咬了一口的苹果,但如果“钻得深”一点,果皮的里面是什么样了?真是不免让人细思极恐啊。

P.S. 每次新版iOS发布后,我都会通过逆向工程的方式对新系统作一些底层研究(见下图)。在iOS 9发布之后,我就观察到升级包变小了;升级到iOS 9之后,直观感觉其跟iOS 8的区别并不大,或许iOS 9原本应该叫iOS 8.5?最令我感到惊讶的是,iOS 9的多个重要组件并未在iOS 8的基础上进行重构或升级(书上的最后一个例子,是基于iOS 8开发的,在iOS 9上仍可以正常工作),这在iOS 5以来尚属首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或许这就是苹果开始止步不前的一个缩影。

行业的本质

虽然我对苹果产品力和创新力急剧下滑的现状“怒其不争”,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仍然努力试图从苹果的发展中提取一些我认为的本质,结合对其他行业巨头的了解,献丑分析一二。

我选择iOS作为大学时的研究方向,就是因为它顺应了科技"更小、更快、与生活结合更紧密"的本质。也就是说,我的选择标准有:

  1. 互联网的载体越来越小
  2. 跟生活工作的关联越来越深。

越来越小的趋势显而易见:

大型计算机 → 台式机 → 笔记本电脑 → PDA → 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掀起一波高潮,但潮水已开始退去;

智能手机 → 智能手表(Apple Watch)、智能眼镜(Google Glass)、VR(Oculus Rift);它们会是下一波高潮吗?

虽然下一波高潮还没来,但从巨头的投资方向,可以看到“本质”的影子——手表、眼镜、VR的共同点是“载体越来越小”。但是现在戴苹果手表的人已经不多了,谷歌眼镜更是基本销声匿迹,Oculus Rift仍然小众;因此如何越来越小,且让大众买账,连业界最顶尖的巨头都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我一介俗人也没有什么好的想法。

那么标准1走不通,标准2呢?什么叫“跟生活工作的关联越来越深”?

手机是身外之物,每次都得记着拿,不然容易忘了,偷了啥的。但谁的手表、眼镜在戴着的情况下被偷过?极少。

所以手表和眼镜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是跟人结合更紧密的一种智能设备,跟它们小有关系,但核心并不在于它们小。那么,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生活工作,要用到的设备其实很多。这些设备从广义上来讲,都是跟人结合紧密的,且这个紧密不是指身体距离上的紧密,而是指使用频率上的紧密。当然,苹果也意识到了这点“本质”,故而有了下面这张图:


在homes、factories、offices等地方,还有数不尽的设备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设备如果智能化,其中会不会出现下一个iOS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blush:

如何寻找本质

看到这里,一些朋友会问,“钻得深”固然是寻找本质的必要条件,但是如果钻的方向错了,不是反而会离本质越来越远吗?如何确保自己是在朝着正确的方向“钻”呢?

我想起了1年前自己查找Growth Hack相关资料,试图给自己当时的项目“速成”一个Growth Hacking方法时,无意间看到的一个网友回复:


犹如当头冷水,更似醍醐灌顶:这位老兄显然看清了Growth Hack的本质,那就是汲取世间的精华,把自己变得优秀、睿智,然后去解决在growth中碰到的问题。原来互联网强调的“快”,并不是拔苗助长,而是把内功修炼好之后的厚积薄发,是目标明确之后的强大执行力。磨刀不误砍柴工,欲速则不达啊!

有趣的是,他的这段话,与乔布斯在《遗失的访谈》中说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总的来说,就是去了解、接触、学习那些业界公认的经典、优质、高级的人和事,去思考他们优秀的点在哪,提高自己对优秀的认知,然后尽全力去赶上他们,所谓“眼高手高”是也。对“经典、优质、高级”的判断,即乔布斯口中的“品味”,就是决定我们钻的方向对不对的核心因素 :wink:

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味”,也是我人生的重要目标之一。很惭愧,目前只做了一些微小的工作,仅供参考:

试图让《iOS应用逆向工程》,走出国门,去IT行业的老家接受最原汁原味的批评与建议 :point_down:

近距离接触Peter Thiel,《Zero to One》的作者,试图看看硅谷最成功的投资人之一,对商业有没有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point_down:

在PHP开发者大会上做Rasmus Lerdorf(PHP语言创始人)的翻译,试图感受他这样的创造者和我们这样的使用者,最大的差距在哪里 :point_down:

参与到张银奎老师(《软件调试》和《格蠹汇编》的作者)新书的翻译中去,试图从在寻找本质(张老师称其为“格物”)这条道路上已经前行了20年的前辈身上,学到一些能一生受用的东西。

以及忽略朋友圈里满屏的鸡血鸡汤文,沉下心来精读乔布斯、马斯克、六小龄童等大神的传记,从这些注定载入历史的人物身上,寻找那一丝缥缈不定的“气” :wink:

培养品味的过程艰辛而漫长,却是通往山顶的必经之路;探寻本质的道路曲折而蜿蜒,却是走向巅峰的不二法门。

最后,以《瓦尔登湖》中我最喜爱的一句话作为结尾,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I went to the woods because I wished to live deliberately, to front only the essential facts of life, and see if I could not learn what it had to teach, and not, when I came to die, 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

(全文完)

3 个赞

加油!

以前我浅尝辄止了太多技术,都没有深入进去,浪费了大把时间。

《软件调试》之前看过一部分。
在翻译的《软件调试》《格蠹汇编》,是指翻译为英文版吗?

不是,是新的方向

期待。到时候一定弄两本。

看走眼了。(《软件调试》和《格蠹汇编》的作者)新书的翻译中去。。没看到『新书』

下一步是homekit了
拭目以待吧

网友:跟苹果比,微软止步不前,腾讯止步不前,百度止步不前,都是多虑

我:所以就可以比烂咯?

网友:我的意思是并不会垮

网友:人类不乏创造力,但创造力受限于技术。没有技术积累做支撑,什么创新都是空谈。比如iWatch

我:如果我们只把自己看作普通用户,那真的无所谓,肯定不会垮,即使垮了,就像诺基亚一样,用户也不太关心,换其他手机就好了。如果我们只把iOS开发看作一份工作,那也无所谓,Windows现在烂成这样,Windows工程师无非就是不太受欢迎,但还是照样上班赚钱养家。如果我们把自己看成创造者(creator),看成创新者(innovator),我们就不能把标准设得这么低;我们得能看到2~3年后行业的发展,并针对这个发展调整我们自己的发展规划,不然我们拿什么来创造,来创新呢?每个人的定位不同,我是把自己定位为创造者(creator)何创新者(innovator)的,所以我会尝试看得长远一些

阅文后, 略感悲伤

为什么悲伤

就像说的,销售的人来掌权,产品失去创造力。不知道苹果10、20年后的未来是怎么样。 我们这些iOS开发又会是怎么样

能看到2~3年后行业的发展

有远见,很难。
会是什么?

10年,20年太远了,我们现在半年半年来看就好了

照这个趋势下去,苹果就会变成下一个微软。可以开始寻觅下一个“苹果”或者“iOS”了

:joy::joy::joy:

看完后带有略微的忧伤,对于我们这样的iOS开发者来说,不论行业怎么发展,唯有坚持学习更多的东西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没错,打铁还需自身硬,不管外界如何变化,自己不停下前进的脚步,就可以永远领先

做好自己,以不变应万变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