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互联网寒冬的一点看法

近来大家都在说当下是互联网寒冬,主要依据有:
1、互联网用户增量停滞
2、不少公司裁员
3、疫情下整体经济下滑

但似乎也有值得思考的地方,比如对于(1),这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增量停滞也意味着存量达到顶峰,目前未有明显下降趋势。“顶峰”不能称之为寒冬吧,只是竞争的方式不同了。

而对于(2),虽然是在裁员,但媒体渲染的成分也不少。是否有些公司趁机调整业务?看各裁员企业,赔偿给的可不少。企业如此遵纪守法给赔偿,某种程度上说还不够危机。

对于(3),这是整体经济形势,各行各业都一样。而且在疫情消除后、或者适应了疫情常态化之后,疫情带来的经济下滑必然要恢复到常态,只是一个周期性问题。而且(2)也和(3)相关,调整业务方向不意味着下滑。

所以某种程度说,会不会是一次转机,有所转变,但也不至于那么的寒冬呢

因为我在2009年进入移动互联网前,赶上了PC互联网的尾巴(2005年上大学读计算机),所以感觉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和当时的PC互联网非常类似,不算寒冬,而是“新常态”。

几位年纪比我更大的朋友们因为经历过2000年互联网泡沫,就更不认为目前的“互联网寒冬”是真的寒冬了,而是正常状态;以前动辄年薪大几十万、做个app就能融几百万则属于昙花一现,不具备可持续性。

由多到精而已,互联网永远向上发展

沙老师,最近我看到一篇《当工作被虚构》三观有点被震撼到。文章一开始介绍的种种捧场充当流量的零工,虽然都是比较特殊的情况,但文章后段关于主人公在互联网行业的经历使我隐隐有种感觉:当大厦崩塌情况骤变,所有曾经付出的时间精力脑力,都可能一文不值;当潮水退去可能才猛然发现自己曾经的计划构想甚至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比如刷数据刷到最后数据都失真了,形式与本质已经分离)感觉哪里不对但在现在这种精细化分工中很少有人是不可替代的,往往你做的事换个人熟悉一下也能做,我不由得感到无力。
我和几个同学探讨了一下,普遍比较悲观,觉得个人命运完全被大势决定,工作其实没有那么多可以选择的东西,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对于普通人似乎有些遥远。我尝试找一些积极的角度但不太能使自己信服,所以想请教沙老师几个问题:1、对于工作中的形式主义您是怎么看的呢?当势头向下,形势越来越多而实质价值越来越少,个人应该随波逐流吗?2沙老师您觉得现在毕业生初入职场应该以一种什么心理呢?您在追寻自己工作价值的过程中是如何面对挫折重新找方向呢?

  1. 形式主义的原因之一是僧多粥少,在互联网语境下,就是“内卷”,互联网人越来越多,但业务越来越少,所以需要通过形式主义、办公室政治等方式来寻找“存在感”,以免被裁。现实的是,大多数互联网人都是随波逐流的,但是会慌,心里不得劲;只有少部分人逆流而上,当然失败的人多,而且会比较辛苦。所以在当前环境下,不管是随波逐流还是逆流而上,互联网人都不容易;我没法给你一个标准答案,你得根据你的情况来自己判断。

  2. 我建议降低预期,先求生存,再谈精神。我能重新找方向的秘诀是“未雨绸缪”,互联网目前的状况我19年就有预感了,所以做了提前准备,在找新方向了: 离职追梦!分享我的十年成长路,寻找我的梦想赞助人 如果你是毕业生的话,我可以看看李赞 @cute 是怎么越战越勇的: 互联网人“李赞”的后续——两年,年薪翻了五倍

我在看《互联网人》时其实挺好奇您写书的历程,特别是惊叹于书中涉及范围之广,您能分享一下是怎么接触到这么多不同的工作、找到这么多有趣的人物吗?为了写书您准备了多少素材又是花了多少工夫整理成书的呢?

因为我的人脉有限,做不到一次性找到20位采访对象,所以是用互联网方法论里的“迭代”,一边采访一个人,一边寻找下一个采访对象,这么走一步看一步“趟”出来的。

在寻找采访对象的过程中,我是用互联网创业方法论,确切地说,是用“种子轮”和“天使轮”的方式来确定的——采访对象全都来自于我的朋友,和我的朋友的朋友。

这本书始于2019年5月6日,正式上市是2022年4月13日,自己算吧 :sweat_smile:

谢谢沙老师的分享!!受教了!!还有就是上次贴子发出后还想和夏浩言老师交流交流从而感受,可惜没回音有点尴尬:flushed:

1 个赞

最后问问沙老师现在有什么打算呢?是准备写下一本书吗?

1 个赞

我曾经也思考过这个问题,想到三体中的女主超脱自然之后问博士,你觉得我能做什么?博士说,大概是传承吧,或许我们活着的价值之一就是传承,将知识传承就是我们的具象价值,所以问题拆分过来就是获取知识并掌握运用它,最后传承下去

我的出发点只是给互联网人留下点东西而已;我的专职不是“作者”或“记者”。我已经回到了市场,在做一个“农业+硬件+互联网+AI”商业项目。

啊原来如此,我一开始觉得文字工作或许是转行的一种可能,那沙老师更长远的目标创业或经营公司的吗?夏浩言的故事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互联网对于个人事业发展的可能——不仅仅是在传统行业的现有需求上做些许改进,还可以创造一些全新的东西,掀起热潮

文字工作当然是一种可能,可以去做新媒体,只是我更感兴趣的是科技而不是文字而已。

这就是创业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祝沙老师更上一层楼!

1 个赞

整理一下之前的回复,虽然说着说着感觉很虚,扯得有点远。

工作替代无能为力、个人命运完全被大势决定,是一个挺大的视角。

“什么事情有价值”,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答案,举个例子,单单从工作的意义来说,下面列举视角越来越高的看法。
视角一:个人角度,看看是否有足够的报酬
角度二:团队角度,看看所做事情能否对该团队成员的发展有利
角度三:公司角度,所作所为能否为公司盈利
角度四:地方政府角度,能否促进当地GDP,是否降低失业率
角度五:国家角度,能否强国富民
角度六:世界角度,能否促进人类进步
角度七:……各种虚无飘渺的人类之于宇宙浩瀚渺小

所以所谓意义很有不同,以“虚假工作”为例,显然它对个人有利,保住了职位,但对公司没好处。但更高一点的角度,虚假的折腾也保住了就业率,太多无业青年会导致社会不稳,虚假也不见得都是坏事。再高一点,显然消耗社会资源对长期的强国富民帮助不大。

而我们接触的信息很多,视野远超自己的行动能力。就像想为社会做贡献,但发现能力有限什么都做不了,会很虚无。再大一点的角度,想到生老病死人类渺小时间转瞬,那就更加虚空了,然后觉得无能为力。

所以我建议是以当下所处的环境,有时候也要克制视野,高一两个层级去思考问题就好,比如工作,那还是先努力精进,做好上级分配的任务,想想它对个人是否有利,对家人是否有价值,对公司是否有价值。等到能力提高,能去驾驭“社会价值”层面的考量,再为之行动。

画了个图,左边代表价值观非常复杂,而且某些时候认为正确的事情,站在更高角度就是错误的,再高的角度可能又是对的。就像有些人回顾过往时会感叹“有些东西,我幸亏没有得到”。如果我们需要一个行动方向(而不是很空虚度日),于是有了右边的图,对于特定视角,“什么是对的”就不会很发散,行动方向能更统一一些。尽管它不是“最短路径”,有时候也会走弯路,但至少大方向更加明晰。

读书很多,会越觉得无能为力,因为视角越大,要改变现状的难度会越大(所以会有个人命运完全被大势决定的感觉)。这时候就要克制下,先不要站的太远。有很高的见识,又能克制这些见识,就更为强悍。

说着说着还是很虚TAT,得出的结论还是比较寻常——精进当前所能。结论不一定很好,不过论证过程也许能做些参考。

3 个赞

我懂你的意思,其实就是一句话 ——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face_with_hand_over_mouth:

沙老师,是全程自费记录采访吗 :sweat_smile:

当然啊 :sweat_smile:

互联网没有寒冬,目前只是一个阶段,文本互联,媒体互联,游戏互联,商品互联,手机互联,机械互联,到万物互联,一个一个阶段在实践和实现.在于眼光,如何踏进下一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