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浪潮与职业发展的一些思考

近期有个朋友升职加薪,跟他有些交流,就谈到既然这次可以加那下次加薪的时机是什么?怎样去一波一波的捉住机遇?也从而引起关于职业生涯的一些讨论,于是做些总结。以下只是一些交流记录,大部分是臆想~~

所谓浪潮

个人的发展必然紧随于时代,因此在探讨个人发展之前要先看看互联网的发展,可以把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归结为3波浪潮和低谷。

第1波,门户网站阶段:时间大约为1995年至2000年,资本进入,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公司相继成立。而在2000~2002 年,互联网泡沫出现,股票市场的波动相当剧烈。

第2波,BAT鼎立阶段:第二阶段时间大约为2000-2012年,PC端互联网企业竞争发展,最终形成BAT三足鼎立的局面。某种程度说,垄断之后便是低潮,只是因移动互联网兴起太快而没有呈现。

第3波,移动互联网阶段:时间为2012年至现在2020年。微信、抖音、滴滴、小红书等移动应用兴起。而在2022年,因用户增量下降和疫情等因素,一些公司裁员,有些人称之为互联网寒冬。

如今AI很火热,或许能成为第4波。当下AI的门槛呈两极分化,基础研究难度很大,而普通应用门槛并不高。比如B站上的很多AI新手教程,手把手教学,部署即用,几乎没门槛。因此当下要么就往深走,要么就挖掘需求趁热变现一波。长远看,AI会成为计算机中诸如“网络” 的一大模块,解决现有不少痛点问题。

吴军在《信息传》中提到未来世界会沿着“更少信息传递更多能量”的方向发展,那么第5波浪潮或许需要物理学的突破(问:作者最近看三体看多了??),比如量子计算、弦论一些突破。那从长远看,是否也需要适时去了解下相关的内容?

潮中之人

可见技术发展有浪潮也有低谷,人也应有在不同时期的应对措施。《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换到互联网环境下则变成“低谷则自我积累,高潮则发光发热”。先生存再发展。

吴军在某书提及,关注未来三五年的的发展是最具备价值的,因此可以多投入一些精力在未来三五年的发展上。当然所谓“往前一步是先驱,往前两步是先烈”,也不能太过激进。

任何长期事情都是有代价的,保障既成本。在PMP相关书籍《战略管理》就提到一个比例,执行多元化战略的公司能较好的抵御风险,但它们的收益大体是执行单一垂直战略公司的60%,这个比例或可作为长期投入与短期选择收益之间的比值。

职业生涯

前几天去了一趟广州新文化馆,其中一个展览是画家陈金章的画展,而后看到下图的生平介绍。有7个版面,30岁以前的经历只占最左一版,生涯很长。

不过互联网从业者的职业生涯规律就惨淡多了,下述是知乎博主@路小盲 画的一张图,模拟互联网员工随年龄的收入曲线,看上去很有道理,但也很惨淡,38岁左右到达高峰,而后逐步下降。按照这个规律,在贷款买房中杠杆不能太高。
图片2

参考《互联网人》,也是想探寻规律。对于中年危机问题,大多有两条出路。其一,退而求其次,从大厂核心岗位,跳到小公司管理岗,用资历续命;其二,趁年轻大赚一笔,然后接受不断下降的薪资。需要有比较好的心态去接受下降趋势。

我们把上述模型称为劳动力型模型,收入与体力成正比。而律师、医生、公务员的收入模型,我们或称之为积累性模型,随着经验积累而升值。@路小盲 也画了一条曲线,如下所示。
图片3

因此第一个思路是做到更多影响力和门槛(比如一些很难考的证?)的积累。(当然,只是个理论,还是缺少具体做法的探讨)

其二是资本回报,按照GDP增长速率,长期资本收益率或可维持在4%,靠着下述橙线逐步消耗,可以维持一段时机;或有较为成功的投资达到10+%,满足下述黑线的资本收益。(当然,依然只是个理论,还是缺少具体做法的探讨)
图片4

随着老龄化人口出生率降低,劳动力价值会越来越大。因此缓解思路在于劳动力、经验积累、资本三要素的结合,前期劳动力性价比高,因此可以发挥其价值,而后期需减少劳动力依赖。

另外关于创业,尽管有时说的高大上,但究其本质,创业是劳动力+资本的组合,既在小公司工作+资金回报。看过一些人的经历,也大致总结下,一种是在风口当下创业,风口期间的两三年维持四五倍工作的收益,而后经营不善又去工作;一种是职位较高被迫创业,靠着创业的名义维持体面但实际在亏损。另一种是便是持续创业成功,发光发热。在接触的人当中,前两者似乎更多一些。

当然,我们说职业规划是个伪命题,大部分规划跟臆想也差不多。但分析规律的背后还是作为一种手段去使用,最终还是要达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参考:
《解读互联网人的职业曲线》解读互联网人的职业曲线 - 知乎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四次浪潮》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四次浪潮 - 知乎

1 个赞

我觉得对于成熟的行业和模式,分析规律是很有意义的;但是新科技、新技术、新行业、新模式,如大模型AI,则很有可能“失灵”。比如最直观的“升职加薪”就失灵了,因为除了科班出身的算法工程师之外,原来不懂AI的门外汉也想进入这个行业,那:

  1. 公司招“AIGC辅助工程师”时,怎么定价?
  2. 门外汉怎么开价?

两头抓瞎。当然可以参考,但实际上不可能清清楚楚,一定是模糊的,走一步看一步。包括职业生涯,在“乱世”之下,“上车”比较重要;如果想得一清二楚,分析得头头是道再上车,基本上机会也就错过了。

2 个赞

先莽了再说

1 个赞

前段时间大刘在联合国演讲,提到人工智能最先替代的可能不是低端劳动力,而是医生、律师这类高端知识分子,挺有意思的

“想不清楚”才是常态。那意味着需要应变,预留空挡,就不是一个全力以赴的状态

事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