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追梦!分享我的十年成长路,寻找我的梦想赞助人

此帖是我发在阿里内网的离职帖,是我4年前发布的《奔向三张,不破不立:一个iOS开发工程师的职业规划思考》的全面升级版。

值iosre五周年之际,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我对帖子做了不影响阅读的公司业务脱敏处理,特此分享给大家;请大家先不要转载,谢谢!

:radioactive: 超长文预警,超多图预警,请先马后看 :radioactive:


“亲爱的,这是你在阿里的第882天!”,我与阿里的第一段缘分,就要画上句号了。

两年半的时间在阿里不长不短。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帖,是我与很多同学的一期一会。在阿里,我的收获很大,为了表示感谢,我想跟大家分享我一路的成长和感悟。

2005年:就读军校

与很多同龄人不同,我大学读的是军校。大一大二,我完成了从社会青年向革命军人的转变,受的“折磨”一言难尽。回想起来,我就是网上说的那个“青春被狗吃了”的人。

image
图:课间补觉

部队是个大熔炉;军校给了我简单、自律、守时、爱干净和坚持运动的习惯,也培养了我的执行力、责任感、吃苦耐劳和家国情怀。

image
图:大二参加校庆阅兵

当然,有得必有失 —— 木讷、呆板、没见过世面、钢铁直男癌,也后知后觉地影响了我很多年。还有一个我当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致命问题,在2008年才暴露出来。

2008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夏令营

不知道为啥,我一个理工男,却一直很喜欢英语。在2008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我获得了特等奖,赢得了暑假去沈阳大学参加夏令营的机会。

image
图:08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夏令营开幕式

因为这是第一次大范围接触全国的优秀地方大学生,所以我很好奇他们的生活。我跟好多人聊天时,都会问:“夏令营结束后的假期,你打算干嘛?”

image
图:不知道读者朋友里有参加了这次夏令营的人吗?

得到的答案相当丰富多彩 —— 有要学车的,有要备战考研的,有要去泰国当背包客的 —— 但我自己的答案呢?我不知道。军队让我干嘛我就干嘛。

我这才猛然发现,二十一岁的自己,每天做的只是被动接受军队的指令,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

2009年:考研究生

回到学校,我像醒了一样开始思考:都大三了,专业技能还是很差,工作之后怎么混呢?于是决定了,考研!在读研期间把吃饭家伙给搞定。

我很幸运,遇到了一个好导师。他并不认为我拿不出手的专业水平是缺点,反而看成是作一些新尝试的契机 —— 09年是PC的天下,智能手机还非常小众。为了避开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窘境,导师建议我干脆别搞Windows了,看看Android吧。

image
图:彼时的移动互联网 —— 用Nokia连EDGE网挂QQ

那么人呐,就都不知道,自己不可以预料。当年一个看似为了避开竞争而略显无奈的选择,让我误打误撞地进入了移动互联网,在这十年间见证了行业从野蛮生长到盛极一时再到风平浪静的全过程。

2010年

攻读硕士

我的移动互联网生涯始于Android。当时Android难用的一比,更不要说搞研究了。我死扛了一学期,发现连个Android手机都买不到,只好把研究方向转为iOS。

说来奇怪,当年研究Android时,所有技术细节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唯独在一本叫《Google Android开发入门指南》的书中,导读部分的一句话,还时不时浮现在我脑海中。

image

搞iOS之后我发现,当时整个业界都还在摸索,胡怼出来的App能用就已经非常牛比了;但按这个标准我毕不了业,只好再转去搞技术含量更高的iOS逆向工程。

又是两次无奈的转型,我才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向。所以有时候,真爱就是要兜兜转转才能碰到,请大家不要着急。

image
图:研一时扫雪

清华见学

从我这届开始,学校大发慈悲,每年都会送一批研一学生去清华呆一周感受一下。我在食堂吃饭时,看到这样一句鸡汤:

image
图:请清华的同学们看看,这是几号食堂?

我前二十三年受的教育,都说某个职业是铁饭碗,但清华说,你的能力才是铁饭碗。这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跟大佬们学逆向

在开始研究iOS逆向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我对这个方向无从下手。直到一天,我无意中发现了iPhone Dev Wiki,再顺藤摸瓜地加入了一个满是大佬的IRC聊天室,才终于找到了组织。

image
图:早期我在IRC里请教问题

在大佬们的帮助下,我成长飞快。我发现,原来真正的高手,都是低调谦和的;反而是半瓶子醋喜欢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给人感觉很油。与真正的高手相处时如沐春风的感觉,我至今记忆犹新,也立志成为这样的人。

2012年

开发SMSNinja

研二时我就完成了毕业设计,但发现自己产学研脱节,对产品和市场严重不了解。于是,我决定独立制作一款App,面向市场发布,接受用户检验,倒逼自己补齐短板。

这款软件名叫SMSNinja,是iOS上的垃圾短信和电话拦截工具,我首发在了威锋论坛上。这类软件,在当时可以说是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大,很受欢迎。

image
图:不知道读者朋友里有没有SMSNinja的用户?

在开发SMSNinja的过程中,我跟用户的沟通很紧密,他们向我提需求,帮我测软件,我再根据反馈写代码,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也不觉得累;代码写完就自己测测,然后赶紧发版,生怕用户等急了。

image
图:SMSNinja是在一台安装Hackintosh的Dell电脑上开发的

我很幸运,在职业生涯的早期,就在用户的帮助下,自然而然地启蒙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软件开发迭代高实时性,高交互性的特点。

我的移动互联网价值观也在此时初具雏形 —— 我发现,对我个人来说,夜以继日投入产品研发,动力并不源于赚钱和升职,而源于用户对我产品的真心喜爱和口口相传。用户对我的期望,才是督促我不断努力,制作超出预期的产品来回报用户的最大动力。

image
图:直到去年,还有用户在Reddit上希望我升级SMSNinja

这个想法比较单纯,好像跟中国社会偏现实的价值观不太相符;但我本来就很单纯,也不觉得单纯是什么坏事。我始终坚信我的价值观很正,所以从未偏离太远。后来我才知道,Google也有类似的价值观,就是“Focus on the user and all else will follow.”

在开发SMSNinja时,我在国内的唯一讨论对象,就是网友航哥。他当时所在的公司恰好在做类似业务,也找不到人聊技术,所以我们一来二去就熟悉了,是他后来带领我走上了写书这条路。

勉强毕业

因为真心喜欢移动互联网,我夜以继日地开发产品,对所有的课程和作业都完全失去了兴趣。虽然导师的几个移动互联网项目,我都是主要贡献人,但考试不及格,学分修不够,也毕不了业。咋办呢?

有时候人真的想做点什么事时,老天都会帮你。我硕士毕业那年,恰逢学校建制改革,教务处大赦天下,所有课程,如果两次补考都没通过,就放学生一马。

我就这么走狗屎运,拿到了毕业证。同时,我感觉自己在硕士期间的成长和收获,并不比那些考试好的同学少。我想,类似于毕业这种固定标准,一刀切的评价方式,真的适合每一个独立个体吗?

回想七年军校生涯,从我的角度看,最大的收获是心理素质练出来了。这么多年,不管经受什么打击、讽刺、委屈,产生的负能量最多一两天就消散了;也没发过什么脾气。

这种“钝感力”对提升生活质量有很大帮助;我很感激军队送给我了一件“铁布衫”。

步入社会

毕业后,经导师介绍,我被分配到了上海一个军队研究所。工作环境比学校宽松不少,白天上班不累,下午下班又早,我的自主时间很多,于是又陆续开发了LowPowerBanner,CustomNotificationSound等软件,技术日益精进,在圈子里有了一些群众基础。

image
图:有很多up主测评LowPowerBanner

同年,习大大当选军委主席,开始主导建国后最大的一次军队改革。一开始推进还算顺利,但改革进入深水期后遇到阻力,并不是事情本身难度多大,而主要是因为触动了人的利益。

image
图:刚参加工作时,我在闸北区风华中学带军训

其实,这跟移动互联网行业,任何超级App改版都很困难的原因如出一辙。这或许能解答一些人对一些事的疑惑吧。

2013年

筹备出书

因为iOS逆向资料实在稀缺,为了解决这个痛点,航哥有了出版一本技术书的想法,并向我发出了合著邀请。

我二十三岁入门iOS逆向,从第一天起,就在跟一帮六岁就开始写程序的硅谷大佬请教,深知实力差距如鸿沟。我很纠结:我这水平敢班门弄斧吗?

航哥开导我,这帮大佬是头部的5%,跟他们比技术,这辈子也没戏。但我们的目标读者,是那90%的尾部,他们需要这本书,来打开iOS逆向的大门。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想想确实是这个道理。我给自己取了个笔名“沙梓社”,然后加入了项目。

对于一本书来说,读者就是用户。因为开发SMSNinja的经历,我非常重视用户体验,在书的框架设计与细节打磨上投入的时间都很多 —— 我每天下班后去食堂吃个饭,六点左右回到宿舍,然后继续工作八小时,一直写到凌晨两点再睡觉;节假日也不休息。

半年间,我们不时在@iOS应用逆向工程上向大家汇报进度,半年之后,我们向机械工业出版社交付了终稿。在2014年情人节那天,《iOS应用逆向工程:分析与实战》终于面世了。

image

产品矩阵

因为书本内容切中了用户痛点,所以读者数量呈爆炸式增长。很多读者碰到问题在微博上@我,我在评论里解答,但一段时间后,就感觉微博的产品形态更适合发布内容,不适合讨论问题。

于是我建了一个大QQ群,以便大家实时讨论。但iOS逆向工程在国内的普及阶段,大家碰到的主要是一加一等于几这样的基础问题。大QQ群很容易刷屏,上一个人刚问完,消息刷掉了,过一会又有人问同样的问题。

每天回答几十个一加一等于几,我吃不消,也没必要,所以就想找一个能把信息沉淀下来,且能搜索的产品形态;最后发现,还是传统的bbs合适。

于是iosre诞生了。早期为了解决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我把iosre的干货分享区当作我的技术博客,发表了很多篇独家原创技术文章,引来了一些流量;同时在微博和QQ群里鼓励大家去论坛交流技术问题。随着有价值的内容越来越多,在搜索引擎和口口相传的帮助下,经过五年的发展,iosre已经成为了全国最大的iOS逆向工程论坛,甚至有了copycat。

image
图:大家看得出来哪个是copycat吗?

有趣的是,书、微博、QQ群、论坛,这四位一体的产品形态,是我们为了解决用户问题,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的举措,却顺藤摸瓜地构造了一个分工明确的产品矩阵 —— 书用来系统性地讲解技术,微博用来广播论坛上的好帖,QQ群供大家工作之余吹牛聊天,论坛用来深入讨论技术。在业界,这种产品形态是我们原创的,解决了用户的问题,得到了用户的肯定。

相信有朋友已经看出来了,我们筹备出书的过程,走的不是传统套路,而是把这本书当作一个互联网产品在打造。经过SMSNinja和《iOS应用逆向工程:分析与实战》的洗礼,我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更深了。

2014年

破除迷信

这一年,军内爆出重磅消息,两位前军委副主席徐才厚、郭伯雄先后下马,让我见识了习主席推进改革的魄力和开创事业的决心。

出了这么大的事,我们一线官兵不可能不受影响。单位花了一年多时间来“肃清遗毒”,我曾经学习的相关文件、讲话、精神,突然被告知全部失效,所有相关文字资料必须悉数上交,集中销毁。

军人讲的是“绝对服从”。突然有一天告诉我,我以前绝对服从的很多东西要彻底推翻,“划清界限”。我要告诉你我一点想法都没有,你信吗?

这次剧变告诉我,哪有什么金科玉律。我从此更加看重独立思考,不再迷信权威了。

申请离开军队

军人,讲政治是第一位的。单位忙着处理徐、郭的事,哪还顾得上业务发展?我每天上班无所事事。有个毕业于清华的同事,日子过得太悠闲,一年时间就从杨洋发福成了莱昂纳多,吓得我一身冷汗。

过了小半年,每天上班实在闲的蛋疼;我觉得这种退休般的生活,我这个年龄还无福消受。因为跟政委(相当于阿里的HRG)关系很好,所以在跟他聊天时,表达了我的顾虑,和离开军队,去外面闯闯的意思。

当时,我还不满足离开军队的条件,本来不抱什么希望,但没想到,政委说,在我身上看到了他年轻时的影子 —— 他年轻时有一些想做的事,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做,导致只能把遗憾留到退休之后再圆 —— 对我的想法表示了理解和支持,愿意帮我向上打报告提申请,但能不能批复,啥时候批复,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同时,他也隐晦地表示,“太闲的话可以自己找点事做”。严格地说,在当时那个节点,这句话并不政治正确,要出自一位政委之口,是不容易的。我对政委充满了感激。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军队的两位贵人,导师和政委,他们互相之间并不认识,但竟然把房子买在了五角场附近的同一个小区;我是先后分别去两家拜访时才发现的。有时候,一些看不见的线,把我们生命中的点串了起来,让它们莫名其妙地产生了关联。我想,这就是缘分吧。

筹备第二版书

虽然《iOS应用逆向工程:分析与实战》诚意满满、供不应求,但我深知,以自己当时的实力,最多只能打六十分;它仅仅满足了读者从无到有的需求,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也没有超出读者的预期。

为了了解读者预期,为第二版书做准备,毫不夸张地说,我把网上能搜到的对书的所有评论,一条不漏地全都看过至少一遍,然后从中整理出了十条升级抓手。

image

同时,我也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技术提升计划,花了半年的时间,把自己的技术提高了一个层级。随着《iOS应用逆向工程(第2版)》的立项,另一年苦行僧般的日子开始了。

遭受打压

看雪,是国内逆向行业的元老级品牌,参与、见证、推动了国内逆向行业的发展。在筹备第二版书的日子里,我加入了看雪iOS逆向讨论QQ群,向各位高手学习,也希望他们能帮《iOS应用逆向工程(第2版)》把把脉。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与我在IRC聊天室里受到的待遇不同,看雪QQ群给我的主要是打压;晚辈被前辈打压,滋味是不好受的。

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个ID,叫BloodyXia。不知道是不是针对我,只要我在群里请教书本相关的内容,他基本是第一个回复的,主要观点是,我的书质量不行,内容都是骗小白的,我是在沽名钓誉。

从某个角度来说,他说的有道理。我水平有限,书的技术含量入不了高手的法眼;我心里有数:我的目标用户本来就不是那20%的头部玩家。

但每当我向他请教改进意见时,他又三缄其口。BloodyXia在看雪人气貌似不错,每次群里都有一堆网友跟着他起哄 —— 这么多大牛都没有出书,你这彩笔还出书,骗子!我越是向他们解释这本书的产品逻辑,他们就越觉得我是在开脱。

到了后来,说的话越来越难听,好像我干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一样,打压我已经成了看雪群里一件政治正确的事。我觉得自己当时的心理素质已经很刚了,都还会觉得有些负能量;我又得不到什么有价值的反馈,眼不见心不烦,就干脆退了群。

粉碎质疑

2015年4月7日,《iOS应用逆向工程(第2版)》上市了。

image

虽然我的实力有所提升,但仍有限;然而,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真的尽了最大努力。我自己给这本书打了八十五分;幸运的是,读者感受到了我的诚意,业界给了它如潮的好评。

在豆瓣上,他们为这本书打出了高分。

image

本书编辑杨老师是这样评价的:

image

好音乐是不分国界的,好书也是。韩国Acorn出版社想要引进这本书:

image

得到专业上的认可,当然高兴,但最让我开心的,还是这样可爱而接地气的评价:

image

我想,这位妹妹无意间道出了技术的真谛。科技以人为本;脱离了用户的技术,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服务于用户,服务于生活,服务于人性;技术本应如此。不是吗?

大心脏

《iOS应用逆向工程(第2版)》的稿费其实不多,但给我带来了很多预期外的收益 ——

这本书作为载体,帮助我的技术达到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巅峰。

这本书作为回击,让看雪那群打压我的网友哑口无言。因为这件事,我悟出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真意 —— 只要你真的解决了用户的痛点,就别管一切干扰的声音,昂首挺胸大踏步前进吧。

这本书作为纽带,让我认识了上千名遍布全国、各行各业的读者朋友,大开眼界,对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现状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借这本书,抛砖引玉,我也认识了很多身怀绝技,但为人低调的扫地僧,培养了不与别人攀比的平和心态 —— 人外有人,我是比不完的;我只能跟自己比,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好一点点,就最好了。

其实这个心态,还多少有些被动:我是因为比不过别人,才不去比的。而我在开始健身之后发现,健身出效果是很慢的,我只有跟昨天的自己比,才能感受到身体那一丝丝的微妙改变,化成今天继续去健身房的动力,最终积少成多。所以,还是跟自己较劲吧。

眼界打开了,心态平和了,《iOS应用逆向工程(第2版)》给了我一颗大心脏,多少稿费我也不换。

2015年

军校同学离世

金秋十月,单位派我回学校参加一个培训,期间意外得知,本科时的一位同学已经离世了。这位来自景德镇,皮肤白嫩嫩,每天笑嘻嘻的小帅哥,因为与老婆在感情上的一些纠葛,在一次打靶中用惨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当时极度震惊的我,与其他同学彻夜长谈,试图找出他这么做的原因;当然,人都不在了,怎么可能找得到。后来,我在他的QQ空间看到他妈妈的留言,字字啼血:

image

我也给他留言说:

image

他的空间已经设置了禁止留言,所以这句话最后只是说给我自己听了。“认真生活”的态度,在加入阿里前,就已经由这位同学用生命教给我了: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遭遇瓶颈

《iOS应用逆向工程(第2版)》出版,造就了我的技术巅峰,也带来了我的职业瓶颈。

当时的我,还是一个纯种程序员,思维是偏技术的。我发现,那段时间,我用比较牛比的技术做出的代码优雅、架构漂亮的新软件,下载量反而不如我刚入门那阵做出的一个函数写一千行代码的旧软件了。为什么呢?

我后来想明白了这个道理 —— 我做产品喜欢由己及人;只有做自己会用的产品,我才做得好。以当时我的技术水平而言,我的产品面向的是我所在的那20%的超级用户(power user),其实已经脱离群众,不接地气了。

五星级酒店的自助餐虽然高大上,但适合老百姓一日三餐的,还是普普通通的家常便饭。张小龙说,“乔布斯可以一秒钟变成小白”,这时我才懂得这句话的意思。

对于很多在这个节点上的程序员来说,他们破除瓶颈的方法是继续钻研技术。如果我也走这条路,会怎么样呢?针对自身情况,我做了系统的思考。

我的技术方向是iOS逆向工程,继续钻研下去,这条路的尽头是越狱(懂技术的同学可以理解成拿到*nix系统的root权限;不懂技术的同学可以理解成拿到你家的钥匙),但是当时的越狱行业,面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回到狱中”

不知道看到这里的朋友,有多少曾经使用过早期版本的iOS?iOS 4的用户或许还有印象,那时的推送通知,不是在屏幕顶部显示一个banner,而是在正中央显示一个模态弹框,像这样:

image

是一个名叫Peter Hajas的越狱开发者,用逆向工程技术修改了iOS系统实现,用一个名叫MobileNotifier的插件,把Android上的通知显示样式,给搬到了iOS 4中,像这样:

image

这个哥们后来被苹果招安,牵头改造了苹果的通知系统,才有了iOS 5中的banner式通知。

类似这种苹果官方向越狱社区“借鉴”创意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iOS 7中新增的控制中心借鉴的是BigBoss开发的SBSettings;iOS 8中新增的第三方键盘也来自越狱社区。

image

图:控制中心 v.s. SBSettings

虽然苹果完全有能力把越狱给干掉,但在乔布斯时代,他对越狱是默许的,所以苹果没有把事做绝,越狱社区才能百花齐放,创作出各种用户喜爱的产品。我想,越狱社区的黑客精神,或许引起了乔布斯的共鸣,让他把枪口抬高了一寸。

不好意思,插句题外话,不知道大家怎么看锤子手机,怎么看罗永浩?我以前一直以为罗永浩是大忽悠,直到看了罗振宇采访他的《长谈》,从这个视频的194:30处开始,罗永浩提到了关于越狱社区的一些细节。这几句话,外行是讲不出来的,我才知道,其实这哥们是内行,他懂,从此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锤子没走下去,我感到很惋惜。

到了库克时代,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完成KPI,苹果官方把越狱社区的几个重大创新给抄了个底掉。逮着一只羊可劲薅羊毛,羊不就成葛优了么?最终结果,就是原来一些功能必须越狱才能用,现在不越狱就能用,用户就不越狱了。越狱没有了群众基础,国外那些越狱大神就没有动力了;这个时候,中国团队接过了越狱的接力棒,事情就有点变味了。

早期盘古团队还是比较给力的,首发了几次越狱,维持住了越狱社区的人气;可是盘古退出后,一些团队发布越狱成功的消息,把用户的胃口吊起来,但是不发布越狱,朝用户头上泼盆冷水。用户的反应普遍是这种风格:

image

我认为,这种苹果官方往死了薅羊毛,越狱团队把用户当猴耍的行为,就是涸泽而渔,迟早要把行业给害死。

行业都不行了,我区区一个从业者,再努力又有什么用呢?所以,从那时起,我就没有再往iOS逆向上投入更多精力了;到今天,越狱行业已经名存实亡,成为了黑灰产赚快钱和打工仔冲业绩的跳板。唉……

通过这件事,我也隐隐感觉到,库克这哥们没有乔布斯的那种极客情怀;苹果其实也变味了。

开始创业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发现继续钻研本专业技术,最后是死路一条。归根结底,产品服务用户,技术服务产品,技术巅峰固化了我的技术思维,如果用技术思维去打造产品、服务用户,就是张冠李戴、指鹿为马;这其实是一种职业病。

要根治它,必须刮骨疗毒 —— 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产品,用产品、运营、商业思维去中和技术思维,是我给自己下的药方。

2012到2014年,是移动互联网创业的高峰期,市场的钱集中在互联网行业,遍地都是孵化器,随便一个App都可以融几百万的天使轮;期间克强总理也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为了突破瓶颈,我也响应号召,加入了创业大军。

这段创业,从2015年1月兴冲冲开始,到2016年6月以失败告终,共计十八个月;酸甜苦辣,百感交集,寥寥数语我不知如何下笔。创业失败后,丧事喜办,我撰写了《我的失败与伟大》系列文章来复盘这整个过程,其中两篇还被虎嗅选作2016年8月4日的网站C位荐文,不知道有同学看过吗?

image

这段创业虽然失败了,但却治好了我的职业病 —— 十八个月前的24k纯程序员,蜕变成了对事业发展有全面认识的一专多能型选手。我还想清楚了两个很重要的职业问题:

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能编程,会运营,懂商业,爱产品,可以解决用户问题的互联网人。”

我想做什么样的事情?“用互联网方法论,做感动人心的大众产品。”

2016年

“苹果馊了”

创业结束后,是否该继续从事iOS相关工作,我思考了很久。

“春江水暖鸭先知” —— 我喜欢在一线工作,因为一线对行业变化最敏感。看完WWDC 2016后,现场稀稀拉拉的掌声和台上强颜欢笑的高管,导致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从业者,都有点男默女泪;网上也适时出现了这个表情包:

image

后来我还专门整理思路,写了篇《透过现象看本质 - 写在观看WWDC 2016 Keynote之后》,分享在了iosre上。

简单说,库克这哥们,是个供应链和公司管理人才,管理强调的是纪律;而乔布斯是产品人才,产品主张的是创新。纪律和创新,某种程度上是相克的;和平时期的苹果,更需要管理,而战争时期的苹果,更需要产品;但那个能带队创新产品的人已经回不来了。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我想问各位iPhone用户三个问题:

你上次安装新App是什么时候?

你怎么看这几年的iPhone?

你怎么看这几年的华为、OPPO、Vivo、小米?

如果你得出了跟我类似的答案,就可以理解我的决定了 —— 我决定不再往iOS上投入额外精力了。

《21世纪机器人》

在一次技术会议上,我认识了在学生时期就拜读过他大作的张银奎老师,之后一直保持着联系。

2016年,张老师从因特尔离开,拉了个小团队,想做点机器人相关的事情;我认为机器人是大势所趋,对这个方向也很感兴趣,于是参与了项目前期调研工作。

我们计划合译《21世纪机器人》,作为知识储备。当时我想,翻译一本书,常规操作不就是简单开个电话会议分下工,然后定期讨论,最后交稿就结束了么?

结果没想到,张老师组织大家到庐山秀峰松雪楼,在“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环绕中,“沾着古人的灵气”,非常有仪式感的开启了这个项目。

image
图:我们在松雪楼开工了

《21世纪机器人》这本书也很有意思。它用一半的篇幅讲了作者在现实中,从零到一打造一个名为Jimmy的机器人的过程,而用另一半篇幅,以Jimmy为主角,构造了一个未来场景下的科幻故事,形式非常新颖,读起来津津有味。

image
图:封面就是机器人Jimmy

遗憾的是,经过三个多月的调研,我们认为当时的工业级机器人已被垄断,门槛太高进不去;消费级机器人因技术原因,离市场期望还差得很远,时机不够成熟。所以项目就搁置了。

但是,我从这件事上得到很大的启发 —— 原来理工男也可以很有趣,很文雅,很浪漫;原来我的钢铁直男癌是有救的。

“PHP是全世界最好的语言”

四月的一天,一个360的哥们找我帮个小忙 —— 即将在北京举办的全球PHP开发者大会,邀请到了PHP之父Rasmus Lerdorf。主办方DevLink想给他找个懂技术的翻译,找了俩月愣是没找到合适的人,所以问我能不能顶上。

我绝对不知道,我作为一个iOS工程师,怎么让我去PHP会议上当翻译呢?那我就硬着头皮上吧。没想到效果还不错;参会的朋友在知乎上是这样评价的:

image

通过这次会议,我才知道跨界人才原来如此稀缺,自己这条路应该是走对了;此外,与Rasmus的“亲密接触”,也再次验证了我“真正的高手,都是低调谦和”的论断。

iDev苹果开发者大会

国内的技术会议我参加过一些,坦白说,90%都是商业互吹,干货不多。但PHP大会不是,主办方DevLink的出发点还比较纯粹。他们有意再办一个苹果开发者大会,于是邀请我去做一个分享;因为跟我专业对口,加上对他们的认可,我欣然应允了。

image
图:我作题为《iOS逆向工程一隅》的分享

会议期间我跟DevLink闲聊,问他们选人的标准是什么?他们说,技术好的人很多,但很多人不愿分享,也不懂得如何沟通,肚子里有货倒不出来;技术之外,他们更看中综合素质。台风、分享内容、业界影响力等等,都会加以考虑。

这个结论,进一步坚定了我走跨界人才这条路的决心。此时,我基本彻底拿掉了自己的“程序员”包袱,轻装再出发。

加入支付宝

创业结束后,一位在口碑工作的iOS工程师朋友问我,支付宝这边有一支新团队,气质跟我比较相符,做的事我应该也会感兴趣,愿不愿意跟他们聊聊?当时我在上海,从没想过来杭州,但心想,先聊聊呗!

没想到,聊了五次(其实是经过了五轮面试),我发现支付宝里面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我也想验证一下自己之前总结的那些互联网方法论到底work不work,就从上海搬来杭州,加入了支付宝。

初来支付宝,一切既陌生又熟悉。陌生的是,毕竟这是我第一次正儿八经地在互联网大公司工作,看啥都很新鲜。熟悉的是,支付宝的很多运作方式跟部队差不多,只是包上了一层互联网的外衣。

让我惊喜的是,我自学的那些互联网野路子,在工作中效果竟然很不错 —— 入职第二十八天,我就在双十一当天的全民小二活动中拿到了最佳个人奖。

image
图:全民小二最佳个人PIN

因为团队对路、专业对口、方向对头,虽然加班很辛苦,但大家每天都很开心;心不累,工作就不累。我也在公司浓厚的互联网氛围中,重新梳理自己以往的思路,温故而知新。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圈子事件的出现与发酵,因为同属一个部门,我们团队也受到了牵连;大家只好拥抱变化,转去做新的业务。

这个新业务,从我的角度看,有很多战略层面逻辑没有想透,导致战术层面打法十分混乱,大家苦不堪言,市场效果很差。我在工作之余,好好琢磨了一下这个产品,还专门写了一篇邮件,把我的思考分享给决策层,可惜石沉大海。

彼时,正值蚂蚁出海初期,国际部门急缺既会写代码,又会说英语,还有创业心态的人,希望从主站调五十个人过去;HRG看我恰好都满足,就问我感不感兴趣。

我思考了一周,最终接受了这次调动,加入了国际部门,开始了内部创业。

在支付宝主站的一年,我也在思考自己的成长方向。我发现,不管是以前钻研技术,还是后来琢磨产品,形成的那一套东西都在实战中证明是可行的,我的学习能力还可以;“术”这个层面,只要我愿意学,问题都不大。那么,我应该再去学一门“术”吗?

技术圈有一种说法:“好的代码应该如诗般优雅”。一首好诗,三言两语,却意味深长,回味无穷。宋朝诗人陆游在晚年的作品《示子遹》中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给了我很大启发 —— 要想在互联网行业百尺竿头,其实方法反而是跳出互联网,回归人性,认真生活。要想成为一个更好的互联网人,归根结底是要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2017 ~ 2018年

国际部门

蚂蚁出海的初期,从零到一的顶层战略是很合理的。理论上来说,海外产品的商业逻辑,跟支付宝没啥本质区别,所以适用于国内产品的那些互联网方法论,也应该适用于海外产品,无非就是要结合国情重新落地。

但顶层战略逐层细分,到了我所在的执行层面后,我发现有很多东西我看不懂;大家硬着头皮执行了一年多之后,离头部友商渐行渐远。

一个轻资产互联网产品,从零到一的自然周期是一年时间,这也是天使轮的钱一般只够花一年的原因;时间到了,要么产品模式被验证了,要么产品已经起来了,这样才融得到下一轮。

其实从加入国际部门时,我就给自己设下了一年的期限,现在已经超时了。面对我们产品目前的市场表现,我也是时候放手了。

小米加步枪,国货当自强

2018年,中国互联网的人口红利期结束了,整个行业都遇到了增长瓶颈,个人的成长也会受到影响。男怕入错行 —— 我一直都喜欢关注处于成长期的行业,因为可以跟着学习,一块成长;于是,我把目光转向了近几年成长明显的国产智能手机行业。这也是在做GLocal郁郁不得志的一年里,我的解压方式之一。

智能手机,是一个全球市场充分竞争的行业。国产手机从籍籍无名,到稳居前六,在零和游戏里把三星和苹果搞得如此难堪,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这背后一定是有一套逻辑值得学习借鉴的。

四大手机品牌中,我研究最多的,不怕大家笑话,是很多人瞧不上的屌丝品牌 —— 小米。

image
图:我在印尼实拍,大家看看各品牌人气

把小米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是它做过一件了不起的事 —— 大家津津乐道的移动支付、共享单车,之所以能流行开来,很大程度是源于国内智能手机的普及;而正是小米这条鲶鱼杀入手机市场,才整体拉低了智能手机的价格,推动了智能手机的普及。

另一方面,小米的高管普遍在社交媒体上比较活跃,我可以从中推导出小米的一些战略层面设计,对我领悟互联网之“道”有很大帮助。

其实关于对小米和雷总的研究,我能再撸一篇起码这么长的文章出来,但是实在撸不动了。我先抛出几个问题,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我们可以后续再深入交流。

雷总为什么离开金山?之后为什么当天使投资人?再之后为什么创办小米?

互联网投资界,有阿里系、腾讯系和雷军系这一说法。天使轮投资,业界平均成功率其实不高,雷总第一次当天使投资人(只算雷总个人,不算顺为和小米),为什么就能达到比业界平均成功率高的水平?(当然,雷总也错过了投资阿里和腾讯……)

怎么理解雷总的“互联网方法论”?

怎么理解雷总的“顺势而为”和“飞猪理论”?

雷总从没做过手机,为什么小米手机刚面世的前三年就可以拿下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第一?

为什么2015年小米遭遇了滑铁卢?

为什么小米在遭遇滑铁卢之后能逆转?

为什么小米要做生态链?

为什么顺为和小米能够成功投出来这么多家生态链公司?

为什么小米生态链产品能保持相似的调性?

为什么小米生态链产品的价格可以压到这么低?

为什么走互联网轻资产模式的小米,也开始扩张线下门店了?

为什么小米上市之后跌得这么惨?

为什么小米总监及以上高管在社交媒体上这么活跃?

为什么小米这两年又开始走下坡路了?

为什么小米要把红米作为Redmi品牌给独立出来?

为什么小米旗舰机总是缺货?

为什么OPPO、Vivo比小米卖得好?

为什么华为能稳居国内第一,并在国际上正面刚三星和苹果?

为什么苹果和三星的市场在被国产手机蚕食?

把这些对小米提出的问题再延伸到华为、锤子、苹果,甚至是传音,又可以挖掘串联起更多信息;这个行业越研究越有意思,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除了行业知识,小米也给了我很多生活上的启发 ——

国家提倡供给侧改革和消费升级,小米也在参与推动“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这个过程的核心重点之一,就是要升级企业的战略能力;它也督促着我升级自己的思维层次。

好产品要顺应人性。这句话被很多人当作借口,去做那些迎合人性中黑暗面的产品。但人性中也有好的一面,比如雷总说过,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是顺应人性的;看到小米的产品卖得确实不错,以前并没有刻意关注人性的我,也开始重视起对人性的理解和体会,希望发扬人性中的善,避开人性中的恶。

例如,好的产品不应该让人自卑。我在向父母辈的人介绍一些App时,他们的一个常见反馈是:“这个软件太复杂了,学不会。我年纪大了,跟不上时代喽!”其实大多数用户是非常善良的,他们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觉得是产品有问题。显然,在我看来,这些都不算是好的产品。

再例如,去年发生了两件让人感动的事。一件发生在巴黎,一名马里无证移民贾萨马徒手爬上五楼阳台,将悬挂在阳台边缘的四岁男童救下。之后他被总统马克龙接见,并被授予法国身份;另一件发生在韩国,一名斯里兰卡非法劳工西里冲进着火民宅救出九旬老人,被韩国政府破格授予绿卡。这说明,乐善好施、弘扬正气,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全人类共同认可的价值观。

image
图:马克龙接见贾萨马

我想,要做出更好的产品,成为更好的人,最终的秘密应该就是去领悟和发扬人性中善的那一面;它是不分国界的。

颜值即正义的时代已经来了。我身边不少朋友对小米的评价,都是它家的产品设计感普遍比其他科技百货产品要好,很多人是冲着这一点消费的。其实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中国男生,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不要臭美,好好学习就行了;大学读了理工,又碰到一群同样没有审美的男生;毕业后进入没有dress code的互联网行业,每天早上头也不梳,穿个大裤衩就去公司了。最后大家都形成了一种蜜汁自信,对这种中国特色直男审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是直男癌最直观的体现之一。

对我来说,除了上面的枪全中外,还是军人出身,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直男中的霸主 —— 钢铁直男。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寻求解决方案时,在B站上碰到了《Queer Eye》(粉雄救兵)。这是一个五位gay(Fab Five)改造直男的剧,他们的很多观点,颠覆了我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 ——

How you take care of yourself is how the world sees you.

image

I’ll teach Tom it’s okay to have a relationship with yourself, to take care of yourself.

image

Fab Five对待生活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勇敢追求更美好、更精致生活的决心,对治疗我的钢铁直男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只有我的品味提高了,我才能做出高品味的产品;只有我的生活品质更好了,我才能做出让用户的生活品质变得更好的产品。不是吗?

以小米为代表的中国智能手机行业,不仅给我带来了很多职业上的启发,也让我触类旁通地领悟了许多生活中的道理;为了表达我的感谢,我把自己的主力手机从iPhone X换成了小米MIX 3。向小米学习,向雷总学习!

2019年

下一波浪潮

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期结束了,行业的成长也趋于平缓。下一波浪潮在哪里?我想这是很多同学感兴趣的问题;下面是我的想法,权当抛砖引玉。

我们先回顾一下IT行业的历史:

在软件时代,金山WPS、瑞星杀毒这样的老牌国产软件被MS Office、卡巴斯基这样的舶来品打得满地找牙,在主场也比较被动。

在互联网时代,搜狐、新浪、网易这三大门户因为内容更符合国情,比Yahoo和MSN更接地气,所以在中国市场扳回一城。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淘宝、支付宝、滴滴这样的产品,已经实现了对WhatsApp、eBay、PayPal、Uber的反超,开始出现走向世界的苗头。

虽然阿里在美上市,腾讯在港上市,名义上是国际公司,但其实国际化产品较少。国际化做得比较好的,是哪些行业呢?华为在欧洲已经占有17%左右的市场份额,小米在东南亚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的国际化做得不错。

2012年,习主席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圆这个梦,全球化、国际化是必经之路。

小米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消费级IoT平台。

华为引领了全球5G的发展;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张云勇说,到明年两会时,5G就会大规模普及。

有了5G和IoT,是不是感觉还缺点什么?没错,人工智能。5G、AI、IoT,这三者现在基本是绑在一起,互相促进的。

那么AI的发展到什么地步了?大家肯定知道AlphaGo,但AlphaGo之后,大家可能不知道又出来了个更复杂的AlphaStar,是个玩星际争霸2的AI。它跟人类职业选手打比赛,最终十比一完虐人类;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人类就一局也赢不了了。

其实AI正在很多人的注视之外高速发展着;AI需要海量数据来训练,中国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019年达沃斯论坛的主题是《全球化4.0:打造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全球结构》。第四次工业怎么革命?主要靠5G + AIoT。

珠三角地区已经这么发达了,为什么要推出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加强这一块区域的发展?我相信,这里良好的制造业基础,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再插上5G + AIoT的翅膀,克强总理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是不是就可以落地了?

工业级的发展趋势,已经呼之欲出了。消费级呢?

老人和孩子对一个产品的反应,最接近人类直觉,也是一个消费级产品好坏的试金石;孩子拿到iPad就会在上面比比划划,说明iPad是一个好产品。我爷爷已经九十五岁了,虽然微信的设计足够简单,但每次我给他发视频请求,他还是不知道怎么接。

今年春节回家,我买了一台米家自动洗手机,送给我爷爷。他的腿脚已经很不方便了,但看到我拿了个小米的新产品,就马上颤颤巍巍地起身,向我“炫耀”他的新玩具 —— 小爱同学。他说:“小爱同学放一首何日君再来。”虽然小爱同学播放了另一首完全听不懂的中文Rap,但我爷爷激动的样子,让我在那一瞬间,觉得新时代就要来临了。

我认为,只要AI再往前跨一步,达到能够跟人类正常对话的水平后,消费级5G + AIoT就会携全新的交互形式,像移动互联网一样走进千家万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人一般只有一台手机,而在5G + AIoT时代,一个人一定会有多台智能设备;所以5G + AIoT的到来会催生一个比移动互联网起码大十倍以上的市场,届时,中国会诞生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公司。

这就是我眼中的下一波浪潮。

有人可能会问,华为、小米、Google已经领跑了5G、IoT、AI,其他人还有机会吗?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大家都觉得移动互联网是未来,但Nokia实在不太好用,而有点将信将疑的时候,是另一款大家没有想到的新发明,iPhone,革新了这个时代。我认为5G + AIoT时代会重演这个过程 —— 一个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新发明,会横空出世,引领这个时代。

在未来面前,我们都是孩子。在这个新发明出现前,大家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所以,你说我们还有机会吗?

习主席曾多次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勇于回答时代课题”。响应这个号召,虽然我也不知道5G + AIoT时代的新发明是什么,但笨鸟先飞,我现在就要出发去寻找这个答案了。如果大家有相关的人脉或者项目,麻烦帮忙牵个线,介绍给我,谢谢!

寻找我的梦想赞助人

IT行业是存在传承的。很多软件行业的人才,在互联网行业能够继续发光;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大佬,也大都来自互联网行业。我相信,在5G + AIoT时代,会有很多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先锋勇立潮头。

这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减速,商业和产品模式很少出现大变化。大多数工作两年以上的互联网人,都基本掌握了工作技能;我帮大家解决代码中的bug越来越少了,但解决生活中的bug越来越多了 —— 其实互联网人挣的真不少,但是好多人焦虑、迷茫、不快乐……

其实,这个问题的根源,已经由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了 ——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相信,如果互联网人遇到的这些问题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就更可能得到解决;互联网行业更健康,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这个行业,在5G + AIoT时代脱颖而出,为中国梦的实现推波助澜。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老百姓在物质层面的需求已基本满足,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在不断增长。

大众对各行各业幕后英雄的关注越来越多;互联网行业的幕后英雄是互联网人。

大众看到了互联网人的可观薪水和格子衬衣,却看不到繁重的KPI,无休止的加班,更看不到互联网人的迷茫与焦虑,和因工作生活失衡而导致的健康、家庭等问题。

大众缺少全面系统了解互联网人的渠道。

在接下来的一年,我希望再写一本书。这次不谈技术,而是着墨于人 —— 向大众展现最普通、最真实、最典型的互联网人,并以小见大,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记录这个非凡的互联网时代。

具体的做法是,对于中国互联网排名前六位的城市,我会以杭州、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北京的顺序,自驾过去,各旅居两个月;在每座城市挑选三名互联网人,作为观察者,深度跟踪采访他们,聆听他们的故事;再作为从业者,把他们的故事,结合我对行业的理解,串联起来,放在当前的的时代背景下,最终成书。

故事的最后

在写这篇长文,回顾我十年的成长时,许多片段像过电影一样在我脑中回闪。

十年间,军队的磨练、出书的投入、创业的艰辛、蚂蚁的见闻……

十年来,无数的困惑、清醒、低落、高昂、失望、希望、纠结、释然……

十年后,在它们的裹挟下,我好像懂的很多,又好像什么也不懂;对一切好奇,心中仍有梦想,愿意再尝试一下,想变成更好的自己。

我回到了自己的初心。

按理说,在这个互联网寒冬,我的期权还没拿完,现在离开,我应该比较忐忑。但想象过去,当我们的祖先还住在山洞里时,每天早上拿着木棒出去打猎,他们也是顶着被老虎吃掉的压力,才最终打到猎物,养活了族人。

马老师曾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我会怀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不回头的走下去。

最后,还是以我喜爱的那首诗作为结尾吧。每当我因与众不同,而怀疑自己的决定时,我都会朗读这首诗;它让我平静,给予我力量。

未选之路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见脚印痕迹。

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朋友们,江湖再见!

39 个赞

先顶后看 :kissing_heart:

先顶后看 :kissing_heart:

跟狗神有个共同点…我以前也在军队混…

期待新书:grin:

佩服:grinning::grinning::grinning:

非常耐心的看完了狗神这篇文章。虽然不短但是内容真的蛮丰富的。也让我有时间来思考一下自己。
狗神说了几次谦逊,说了几次独立思考,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坚持。期待狗神接下来的作品,也希望狗神能在未来的路找到自己的方向。越走越好!

你是我认识的牛人中最牛的一个,也可能我只认识你这一个牛人,相信你的选择是对的,期待你的书。

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完了。。。收获很大

受益匪浅 :blush:

先顶后看 :kissing_heart:

感谢狗神的分享,有受益…

获益匪浅,感谢狗神:blush:

选我选我选我

人生难得为追寻自己心中的梦而不断努力,诸多的人为了生活而生活

从知识小集看完后,又在这里看了一遍新篇,一字一句认真看完了,感谢。

感谢狗神的小黄书带我入了逆向这一行,期待狗神下一部新书

因为狗神的第一本书,我才走进逆向的大门。
支持,期待狗神新书

好文章!颇有感触

深度好文,拜读